招生就业

共青团建设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生工作 >> 共青团建设 >> 正文

社会实践|石榴籽,石榴花,石榴情——苗族古歌传唱又出新篇章

发布日期:2023-08-05    作者:     来源:     点击: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7月23-7月29日,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古歌传唱谱团结,石榴花开情相融”实践团再次来到凯里市三棵树镇季刀苗寨开展社会实践。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转变,季刀人在外读书或进入城市务工,传承人大量流失,靠口口相传的季刀苗族古歌面临失传的危机。信息工程学院实专业所长,在走访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录音录像、拍摄纪录片、直播宣传等新媒体方式,抢救性地对季刀苗族古歌进行记录,将即将消失的文化艺术用资源数字化的方式保存下来,助力季刀苗族古歌溯源、传承与发展,以实际行动共育“石榴籽”,共护“团结之花”,共谱季刀苗族古歌传唱新篇章。

 

齐心共育“石榴籽”,古歌溯源在行动。实践团通过实地观察、访谈调研的方式追寻季刀苗族古歌的起源。据调查,在没有文字记录的年月,发于心吟于口的季刀苗族古歌就成了季刀苗族认识世界、反映现实生活、表达心情感慨、相互沟通交流和代际传递最基本和最常用的手段,是当地民族文化的“百科全书”。实践团实地访谈当地的文化传承者、民间传唱者,收集、记录和整理有关季刀苗族古歌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系统梳理季刀苗族古歌源流,剖析传承基因,从古歌根性文化和源头文化中去挖掘原生的动力和潜力,为实现季刀苗族古歌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石榴”花开别样红,古歌传承共努力。根据实践团走访并整理资料发现,季刀苗族古歌的种类丰富,寓意深刻,在巴响彻了六百余年,有着丰富的文化色彩和厚重的文化积淀。但是现在能完整演唱古歌的人屈指可数,且多为年迈体弱的老年人,季刀苗族古歌面临着“人亡歌息”的危险境地。为赓续历史文脉,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推动文化繁荣,实践团开办古歌传唱小课堂,邀请古歌歌师授歌、组织古歌交流、开展集中培训,旨在通过培训,让当地的小朋友掌握古歌传唱的基本技巧,了解古歌的重要意义,为古歌接续传承提供“新鲜血液”,避免“历史性断代”。

 

 

携手共叙“石榴情”,古歌发展有新招。为抢救和固化季刀苗族古歌文化,解决当地季刀苗族古歌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受众面不广等问题,实践团发挥专业优势,在田野调查时采用录音、录像、拍摄等多媒体方式,辅以音频、视频、图画等副语言的配合,为季刀苗寨拍摄宣传片、制作古歌纪录片,以数字化保护模式为季刀苗族古歌这一口传文化传承方式的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实践团利用抖音、快手、微信等新媒体渠道,对季刀苗寨和古歌进行直播、发朋友圈宣传,实现异地资源共享,在灿烂的苗族文化和真性情的古歌传唱氛围中吸引更多人了解季刀苗族古歌,扩大影响力,助力季刀苗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季刀苗族古歌是少数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记忆。实践团追溯过去、立足当下、展望未来,以青春之名为讲好中华文明的多彩故事、做好传统文化的研究阐释贡献青春之力,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学子的文化使命担当。“像石榴籽一紧紧抱在一起”,实践团成员希望通过此次实践活动能让季刀苗族古歌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关注,实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在新的起点上继续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青春力量,使“石榴花”常开永硕。

一审:雷蕾

二审:潘琦

三审: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