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开放大学(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屯堡遗韵传习队”赴安顺市平坝区天龙古镇,围绕“银发旅游经济带动屯堡文化传播”主题开展“三下乡”实践调研,探索文旅融合与传统文化传承的协同路径。

一、六百年屯堡文化借银发旅游焕新
作为明代屯兵文化“活化石”,天龙屯堡的石头建筑、地戏表演、屯堡服饰等元素承载着600余年历史记忆。随着银发旅游市场兴起,景区开发适合老年群体的旅游产品,使屯堡文化通过老年游客的体验与传播,焕发新的生命力。
实践团队通过走访发现,老年游客对屯堡文化认同感强烈。上海游客称“在这里仿佛穿越回明朝”,民俗表演、地戏演绎及非遗体验让老人们沉醉其中,不少人自愿成为文化传播“流动名片”,向亲友推荐屯堡。

二、政企协同推进适老化改造

团队成员了解到,为优化服务,安顺旅游集团联合地方组建“旅游秩序整治专班”,从细节入手提升景区体验:打造晒秋一条街、农耕记忆场景等唤醒老年游客时代记忆;设置智慧导览屏、增设休息区,以人性化服务营造舒适氛围。天龙村村委委员郑汝新表示,希望老年游客能在天龙屯堡“找到回忆,感受家的温暖”。
三、学子志愿服务架起文化桥梁

贵职学子身着屯堡服饰化身“文化代言人”,为老年游客讲解建筑历史与民俗故事,并参与地戏、刺绣等非遗体验,深化对文化的理解。同时,拍摄宣传短片,以年轻化视角展现屯堡魅力,用行动诠释文化传承担当。

此次实践中,学子们从文化旁观者成长为践行者,不仅提升了调研能力,更领悟到传统传承的时代价值。安顺地戏传承人周顺与学子们交流时感慨:“年轻人是屯堡文化的‘活泉水’。青年一辈要主动担当,将创新元素融入屯堡文化,让老技艺跟上银发族的‘网感’节奏。”下一步,团队计划将调研成果转化为方案,制作微纪录片投放短视频平台,为屯堡文旅注入青春动能,让六百年古韵在银发经济中绽放新姿。






编辑:汪沛
图/文:邓静/郭晓铃
一审:罗志程
二审:戴明辉
三审:谭永凤